ID2600433

You're closer than you know.

在以色列,我在抚摸上哭墙的那一刻就止不住地流泪。而同行到朋友却连游客的耐心都没有的样子,并在事后问我,为什么这么虔诚?事实上我并不信教,而她也确实不敢兴趣。后来,她果然抛我而去,留我孤独地在这座城。而我,在这个旅程出发的那天刚刚失恋。抛开一切,这真是诠释了对旅行最深的深意。独自上路,只带着自己的灵魂。旅行中最难过的一刻不是遇到危险也不是拖着行李奔走在陌生的街头,而是我静静地躺在拉宾广场看着蓝天白云想打个电话给+1开头的号码,但握住手机的手却不停颤抖,眼泪像奔溃一样倘过脸颊留进喉咙,涩得疼。而最后,我还是没有打出。那一刻一景,永世难忘。在路上,你会找到你的灵魂,也会丢了它。

长腿叔叔:

重走青春路

出门左转,然后走失。这个世界的细节长得太相似,却永远也看不透。当然,出门右转,你也可能会走失。

今天是我们到达落基山脉的第二天。
出了点小状况,遇见了黑熊,所以晚上是没办法在外边搭帐篷了。
重走青春路,小瑾昨儿个给我发了一条简讯,时下在国内最火的就是重走青春路。也不知道这一口号会殃及多少被困囚牢的人。
说起来,这趟出行是早有计划的,本来还有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从美国的芝加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沿着落基山脉一路北上,穿越加拿大国境,进入阿拉斯加。由于这次行程不像06年夏天有美国朋友james带路,再加上阿拉斯加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气候就像小女人的脾气说变就变,只好割爱。
同行的康弟、鸣哥、小夏,再加上弱不禁风的小彤,基本上都是在我的诱惑之下,一路亢奋着来的。俗话说得好,脑袋发热,就容易坏事。看来,这事儿我还得提防着点儿,免得酿成大错。
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留下这句名言的日本国宝级生态摄影家星野道夫,1996年于阿拉斯加勘察加半岛遭棕熊攻击丧生以来,人们对他的崇敬不减反增。
星野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捕捉酷寒的极北大地风景,冰河、冻原、极光以及当地的动植物生态等等都是他擅长的题材。星野道夫这个名字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几乎与阿拉斯加画上了等号。 
他说:大自然坚强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脆弱,吸引我的,正是那生命的脆弱。就这样,一件又一件摄影作品里流溢着他透明的思维以及其它生命体清澈的喘息。原本只属于极地的寂静,也因着他,降临都市人灵魂的穹苍。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星野就读庆应大学经济系时加入了探险社,偶然在神田旧书店买到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版的《阿拉斯加》,其中一幅空拍Shishmaref(夕什马里夫)地区的照片深深撼动了他。凭着一股傻劲,他向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六个村庄写信,寄给美国阿拉斯加Shishmaref首长收。没想到,半年后从Shishmaref真的来了回音,爱斯基摩人的家庭接纳他一起共度了夏天。  
星野原本只打算当个冒险的旅者,但是阿拉斯加大地对他的接纳,以及旅行期间产生的责任感,让他在进入阿拉斯加的第十三年,在费尔班克斯的森林中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他说:化做鸟的眼睛,才看得到阿拉斯加的原野。
亲近被拍摄物时,很少武装自己的星野甚至说:动物知道你带着枪,就会起戒心。要发现真实的一面,就得拿命当赌注!
这样的态度让他亲闻几万只滨鹬为他演奏美声交响乐,也曾在小皮舟上和爱斯基摩人一起聆听鲸鱼之歌。目睹狼追杀小驯鹿,还有从遭熊攻击缝了九百针的友人脸上,他学会了:大自然总是在紧张感中展现一个完整的世界。 
显然,我们是没有这样的勇气。
我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会不会在旅行之后找到这个理由。最初我是想找来着,我本想过用一种哀哀怨怨凄凄惨惨的笔调开篇,即便不触及若隐若现的童年创伤,也该将让这篇类似于序言的东西装点得那么文艺而忧伤。
这契合我的调调,我在若干年里都是个无比文艺而忧伤的人,即便当大伙儿已经将文艺当成一种“范”,把忧伤当成一种“装”的时候,我仍然在某些时候足够文艺而忧伤。哪怕,我痛恶文艺这个词的时候,我仍然假不正经的在哪儿,左手风花雪月,右手谈情说爱。
也许有的时候,“旅行”作为计划的魅力远远大于将它兑现的快感。这就像是一出话剧,很少有观众有兴趣跳上台去当一回演员的,因为那样不一定比你躲在暗处,充当一位资深而有品位的观众来的销魂。
就是这个销魂,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成为了他人的口沫横飞的众矢之的。记得上高中那会儿,我一个人逃到上海,在雨里兜兜转转了两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敲开不那么算是亲戚的亲戚家门的时候,我真的是后悔了。
我不能决断的懦弱性格,终于做了件坏事。我想我这样的人如果回到原始社会,一定无法自己动手杀鱼杀鸡的。命运于我而言就像一个大漩涡,既是无法逃脱又是被推着前行。有时想太多不如什么都不想。这件事让我很久以来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客观环境只是一面镜子,照出来的全是自个儿的妖魔鬼怪。
那年夏天,若是一只舞,只怪自己乱了脚步。
可后悔有什么用呢?
最起码你不能让那些骂你的同学知道自己后悔的事儿,死在别人的口水里,还不如死在自己的忏悔里。
这个教训,说起来还挺管用的。至少,我可以安下心来备战高考,也不会为了躲避家人的对我的期望而战战兢兢,说实话,从小到大我爸妈从来都没有要求我考多少分,从来不给我什么目标。这一点,我还开玩笑说,等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让他玩个痛快。
当然了,这是后话,说的有点早了。
与一些东西告别,与一些东西相识。尝试与自己和平共处,尝试在知道之外,再懂得。这一切都那么难,这一路都充满自我怀疑和自我求证。蜕一层皮,卸一身甲,摇身之后,希望会变得更好。
《Fight Club》,里面告诉你,你什么也不是。
你是户口上的一个名字,是你银行里的一个帐户,你是保险公司里的一笔钱,你是一个驾驶执照,你是一个电话号码,你是一个email address,你是一个QQ号,你是一个facebook或者人人网的一个用户。一方面,这些是我们的全部,一方面,却又不应该如此。可我们到底是什么呢?肉体依赖于这一切。
那么灵魂呢?
或许,在路上,你就能找到了。


写于2012年

评论

热度(193)